何謂心靈教育?
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「心靈教育﹕學與教的終極關懷」計劃總監關後棠神父﹕「心靈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讓漂泊的人能夠安靜下來。心能安靜下來,重新與自己連結,人就有能力去尋找生活經驗中的各種意義和價值、遠象及使命。這是心靈教育的第二步。當人漸能掌握個人生存的目標和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時,心靈教育第三項任務就是協助人,發現生命中超越與神聖兩個幅度。…綜合而言,心靈教育就是協助人發展其內在能力或心靈素養。
Reference: http://www.fed.cuhk.edu.hk/~hkier/content/document/publications/newsletter/newsletter34.pdf
「心靈教育」的素材是採自天主教三個靈修傳統,即本篤靈修、方濟靈修及依納爵靈修。我們也參詳了佛教的禪定、醒覺生活訓練的理論和經驗,結合人的成長階段需要而整合出的一種教育取向和內容,當中包括了三個範疇,每個範疇又包括三個教學主題。這三個範疇及九個教學主題分別是︰
(1) 自處教育-如何管理好自己
1.1 學習安靜的藝術- 真正的快樂不是資產、成就、財富或權勢,而是一種純潔和安詳的內在生命狀態。這種狀態是可經由操練而培養出來的;
1.2 身心鬆弛的鍛鍊- 亦即慢下來的教育。透過學習一些簡單安全的技巧,讓自己進入深度鬆弛的狀態;
1.3 覺醒生活的培養- 從覺察世間的苦難入手,進而立志成為別人的福源的一種生活態度及生活調整。
(2) 人生教育-意義的追尋及自我發現
2.1 提升自省的能力- 行為缺乏自省,很易重蹈覆轍;行動加上反省,才會長出智慧;
2.2 引導尋找人生的目標- 也就是協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天賦及召命所在;
2.3 提供審慎抉擇的途徑- 怎樣做好生活裡大大小小的決定,是人生教育一個很重要的課題。
(3) 大愛教育-學習做個關愛大我的綠色傳人
3.1 與大自然有約-大自然是生命最好的教材,也是最棒的師傅,對城市裡長大的青年人尤其重要;
3.2 發揮共富共享的精神-白白得來、白白分施;施與受同樣珍貴;
3.3 培養萬物同源、眾生是一家的手足情- 世界不是一個戰場,也非市場,而是個關係花園。眾生中,我中有你、你中有我。